從美麗島和七〇九看民國法治精神和中共「依法治國」

從美麗島和七〇九看民國法治精神和中共「依法治國」 雪    笠 2016年8月2日 · 紐約 · 澳洲齊氏文化基金會第九屆推動中國進步獎頒獎典禮   主辦方原本建議我講講民國法治精神和中共依法治國的對照,不過這個題目很大,我沒有足夠的時間準備,並且法理的分析聽眾聽起來也很枯燥,所以我還是講幾個歷史故事吧,從這幾個故事來管窺何謂法治。 七〇九大抓捕兩天後我在華盛頓一個智庫的會議上旁聽到一個提問,提問者介紹了剛剛在大陸發生的七〇九事件和幾十年前在臺灣發生的美麗島事件,然後結論說「中國正在走進美麗島一樣的黑暗時代」。這句話顯然來自余傑的文章「中國走進了美麗島時代」,當時這句名言在大量場合被廣泛引用。 余傑這個比喻的本意我相信是一種樂觀的期待,可是我對那位提問者的解讀還是忍不住有一點好奇,難道他以為中共統治的大陸不是一向都黑暗而是才「走進黑暗」嗎?難道七〇九之前中共統治的大陸還不如蔣經國時代的臺灣「黑暗」嗎?難道說極權的中共才開始「退步」到國民黨當年的威權時代嗎?難道習近平是在向蔣經國學習「迫害人權」嗎? 不過既然大家都將七〇九喻為美麗島,我覺得也不妨更細節地比照一下,看看我們究竟離美麗島有多遠。 首先我們來看執政者和反對派當時各自的狀況。 美麗島這邊:剛剛還政於民的國民黨正在沾沾自喜完成了孫文從訓政到憲政的遺命,就被共諜和共軍裡應外合攆到退守臺灣,每每想到匪諜就如驚弓之鳥、針芒在背,痛定思痛,決定戡亂時期須非常措施,不暫緩憲政重回訓政不足以防禦中共滲透。於是,臺灣戒嚴期間有兩大不自由的禁區,一曰共產主義,一曰臺灣獨立。但同時呢,憲政畢竟是國民黨的終極目標,所以地方自治和地方選舉並沒有停步,國府一九四九年12月才遷到臺灣,中共正虎視眈眈地要跨海打過來,就在這樣的戰爭應急待變狀態下,一九五〇年台灣照樣選縣長市長、縣議員市議員、省議員,一九六九年又開始開放補選中央層級的立法委員。美麗島事件的參與人黃信介32歲就當選了臺北議員,40歲成為立法委員,康寧祥31歲當選臺北議員,34歲成為立法委員,林義雄36歲成為臺灣省議員,張俊宏39歲當選臺灣省議員,呂秀蓮34歲當選國大代表…… 這些都發生在美麗島事件之前,他們都是作為國民黨外的反國民黨的人士參選和當選並且事件發生時都還在任期中。 再看七〇九:2015年中共已經穩坐大陸政權66年,這66年的前三十年,大陸人民只有高呼毛主席萬歲的自由,後三十年只有悶聲掙錢的自由。維權律師雖然多出自體制內,中間也只出現了幾個零星的前人大代表,而人大代表的監督權哪怕和臺灣戒嚴時期相比也是個笑話,這個笑話有一位跟黃信介呂秀蓮等人一起投身美麗島遊行的本省豪傑黃順興可能體會最深。黃順興從1950年就成為臺灣大名鼎鼎的的民主鬥士之一,國民黨情治單位長期指控他勾結共匪,可是他毫髮無傷,在白色恐怖中,在黑暗的戒嚴期,三次當選臺東縣縣議員,兩次當選中央立法委員,並選上臺東縣縣長。1985年(還在解嚴之前)他大膽地、徹底地逃離國民黨的統治,從常住地日本繞道美國來到大陸定居。中共統戰部邀請他、習近平的爸爸批准他做全國人大委員,他一路做到常委,並且以投下人大第一張反對票而聞名。可是他這個在國民黨統治下養成的動不動就「反對」的習慣在大陸很不合共產黨統治的時宜,讓「主人」很難看。譬如有一次他想要對三峽工程公開發表意見,大會主席就不理他,他還不懂事,非要自己站起來發言,結果他一開口會場的音響馬上消音,他扯破嗓子喊也沒幾個人聽得到。中共極力統戰的台灣民主英雄尚且如此待遇,大陸維權律師的政治地位又如何能同美麗島的當事人相提並論呢? 我們再看時代背景和政治環境:美麗島事件發生的時間是一九七九年。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六日卡特突然宣佈中美斷交,轉而承認中共偽政權——這可能是中華民國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之一。由於美國對臺灣至關重要的軍事和政治影響,蔣經國總統為防範國家安全意外,連下三道緊急處分令,最後一道是將正在進行的中央民意代表選舉延期舉行。也就是1978年末那一次立法委員選舉暫停,延到國家情勢略趨穩定後的1980年再選。在那之前,中華民國在國際上風雨飄搖前途未定,黨外反對運動也因此更加風起雲湧,藉中美斷交一案挑戰國府的既定國策,同時反對選舉延期並走向街頭運動。當時國民黨稱美麗島事件為高雄暴力叛亂,美麗島參與人則稱為高雄起義,為什麼叫起義?因為遊行的數千民眾都是手持木棒上街的,在遇到防暴警釋放催淚彈的時候是用木棒磚頭和酒瓶還擊的,並且勇猛地襲擊了附近的警察局,史稱第二個「二二八」,衝突之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反觀2015年的大陸,習近平的中國夢做得正酣,國內剛剛收拾完一大票黨內異己,國外頻繁出訪,老牌帝國主義國家也恭恭敬敬鋪上紅地毯。雖然有我們這些人譬如高律師這本書唱衰它的雜音,表面上也還算歌舞昇平。就在這樣中共荷包鼓鼓揚眉吐氣的「盛世」,一小撮不自量力的維權律師不過是幫人打官司維權消災,又沒有抓起傢伙上街起義,談不上有多大威脅,可是他們簡簡單單地坐在家裡就莫名其妙地被抓起來了。 我們再看美麗島事件之後,整個審判是公開透明的,全程新聞一路跟蹤報道,為美麗島當事人辯護的律師也沒有一個失蹤。而在七〇九,為人辯護的律師們成為被捕入獄的當事人,至今還不能同代理自己的律師會見。 為什麼七〇九和美麗島會有如此的不同? 因為民國即便在戰亂、訓政和戒嚴期間,也還秉持著民國初建時奠定的法治精神,有一本從大陸帶來的迄今為止最完整最優秀的中文法典——《六法全書》,有一部主權在民、無分男女階級黨派一律平等的《中華民國憲法》,有一批堅持原則的獨立的法律精英,有一個不動搖的終極目標:憲政共和。然而在淪陷後的大陸,憲政被中斷,民國法治也被中斷,六法全書被廢,代之為中共版本的「依法治國」。 這個「依法治國」是不是「法治」呢? 何謂法治?法治有幾個要素, 譬如,紛爭不是任意解決而是由法律解決。這就要求法律具備普遍性,明確,沒有內在矛盾,可預期(不可以是出於政治需要的任意解釋),並且為公眾所知曉。中共制訂的法律,民商方面雖然翻版了很多民國法條,但由於它自身不能自圓其說的統治邏輯,很多東西它不敢從民國的法律里抄,尤其是刑法和行政法,所以在大陸讀過法律的人都知道,中共的法律到處都是含混不清自相矛盾的漏洞,按上面的要求看完全不及格。 更重要的要素是,法治要求法律高於政府,當然更高於黨派。法治將國家、政府、政黨、政治領袖都置於其規範之下;在法治框架下,法律首先約束政府,遏制絕對權力。同時法治要求的法律制度,一方面要具備普遍、明確、穩定、可預期、公開等品性,一方面需要通過立法、司法、行政的一系列制度性安排來保障,而這些制度性安排中最重要的就是立法、司法、行政各自獨立的分權制衡。 可是中共的「依法治國」明確表示「法治」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甚至要「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那麼請問,究竟是法高一尺還是黨高一丈呢?治國的依據究竟是法律文本還是黨的意見呢?這究竟是「法治」還是「黨治」呢? 再者,依法治國首先要依據的根本法是憲法,可是中共制訂的憲法開宗明義就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主張中國各族人民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由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指引。接著又說國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可是這些人民不是被領導著的嗎?領導者肯定比被領導者有權力嘛!國家這一切權力不就還是屬於黨的了嘛!而且人民的權力要如何行使呢?緊接著第二句就限定了「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可是人大不也是跟人民一樣需要黨來領導的嗎?這個國家權力不還是由黨在行使嗎?我們平常批評中共黨法邏輯關係混亂,一邊說各政黨都必須接受法律規範,一邊說黨領導法治,儼然凌駕於法律之上,自相矛盾。其實仔細想想,貌似我們有點冤枉他們啦,因為這些法條繞來繞去,言下之意,黨就是法嘛,難怪黨可以領導政府或者說黨就是政府,難怪黨可以領導人民或者說黨才是人民我們都不是人民,從這個角度看邏輯就繞通了嘛—— 黨就等於法,黨自己立法,自己解釋,自己執行,這,就是社會主義「法治」。 顯然,這樣的「法治」不是法治原義的「RULE OF LAW」,而是「RULE BY LAW」,是法管、法制,是用中國共產黨組成的政府,藉由中國共產黨制訂的法律、規章、制度來管制中國的公民。習近平有沒有比他的前幾任更重視法律呢?有!他相當重視法律,所以他上任以來就玩出好多新法的花樣,而這些新法都是他有針對性地壓制異己的工具,他完美地繼承了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法家」思想。 既然黨領導法,黨自己立法自己解釋自己執行,黨當然可以隨心所欲,制訂出各種口袋罪來對付給黨添了麻煩的維權律師,譬如偽證罪/辯護人妨害證據罪、擾亂法庭秩序罪、洩露案件信息罪、洩露國家祕密罪、誹謗罪、尋釁滋事罪、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等等。維權在中共的法典里就等於妨害(黨對)社會的管理秩序、等於妨害(黨的)司法、等於尋釁滋事、等於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有了這些兜底的口袋罪,維權律師不但無法為當事人聲張權益,就連自己的權利都無法保障。 大陸在民國時期,律師可以完全不鳥法官。這個事實,眾多曾經為被國民黨政府起訴的中共領導人物上庭辯護的左派名律師們,均以其當時的親身行動予以了證實。除了名律師可以無所畏懼,普通律師也一樣。上海曾經有一位程孟明律師因為一張欠賬單向法院控告郵電總局局長,法院判他敗訴後他繼而控告法官瀆職,昂首闊步、振振有辭。這些律師如此生猛,不是大膽,而是自然。因為民國有一個法治的環境給了他們在面對法官時的體面和尊嚴,他們不需要懼怕政府不需要哀求法官,他們可以不理會政治壓力而獨立執業,沒有哪個政府官員敢危及他們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今天的大陸呢,律師敢跟法官叫板而不遭到報復嗎?這不是因為今天的律師比民國的律師缺乏勇氣,而是因為今天的律師只是被黨視為司法遊戲的一環、視為司法工具之一,只能依附於政府和執政黨才能生存。一些不甘於此的律師試圖衝出生天,他們先認可中共的法律,不挑戰立法的根本,先在司法的環節儘量爭取正義,逐漸地來突破缺口。這樣的考慮不可謂不現實不苦心積慮。然而他們成敗的變數仍然依附於執政者的開明與否——因為中國大陸不僅僅司法不正義不獨立,立法更加不正義不獨立。立法不明,司法何彰?所以中國維權律師們十數年來的全部抗爭輕輕鬆鬆就被習近平新制訂的幾個口袋罪給收了進去。 我們再回頭看美麗島。現在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在發行《美麗島》之前,黃信介、康寧祥、張俊宏等美麗島當事人還辦過一本雜誌叫《臺灣政論》,這本雜誌有一篇最著名的文章,出自當時的黨外大佬現在的獨派大佬邱垂亮之手,題曰《兩種心向》。這篇文章宣傳,台灣人要想當家做主只有兩條路,第一要武裝起義推翻國民黨的獨裁政權;第二要團結起來奮鬥爭取早日和祖國和平統一。這裡的祖國還不是日本,是當時還在文化大革命中的中共統治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武裝起義,以及跟中共「和平統一」,這樣的宣告何其威武!國民黨政府一看,這簡直就跟中共的口氣一模一樣嘛!那個時候的臺灣還沒有「民主進步」到今天這樣可以任由一個沒有合法註冊的「臺灣民政府」每天升日本國旗唱天皇萬歲,自主發行身份證和護照並且招募自有軍隊,「因循守舊」的新聞署自然認為這些言論嚴重涉嫌「觸犯內亂罪及煽動他人觸犯內亂罪」,因此依據「出版法」予以《臺灣政論》停刊一年的行政處分。注意,是行政處分,處分不過一年。我們再看大陸,毛時代且不提,就看看709前後這兩年,維權律師在中共劃定的法律框架內步步小心不踩邊線,就已經鋃鐺入獄!《炎黃春秋》字字心血努力勸諫改良,就已經被永久停刊! 可見,以高智晟律師和七〇九律師等人為代表的中國維權律師,其處境遠比美麗島當事人險惡艱困;也因此,他們戴著腳鐐跳舞的勇氣更加可貴,更加悲壯。他們陷入的悖論和困境也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思考的話題:下一步,怎麼辦?    

Continue reading …

對歷史真相的自由獲取是政治文明不可或缺的先決條件

「如何解決六四問題」 對歷史真相的自由獲取是政治文明不可或缺的先決條件 在「紀念『六四』27週年國際電視連線會議」上的英文發言 雪  笠 (Adela Lan) 2016年6月3日,華盛頓 (中文意譯) 二十七年前,我還在上高中,但我已經儼然一個,根據我校校長事後的描述,「興奮異常」、「上躥下跳」的「中學生領袖」。某一天的家庭聚會上,我熱情洋溢地談起在學校和街頭激動人心的經歷以及中國貌似正在走向的美好願景…… 所有人當中,唯有我爺爺皺著眉頭,沉重地對我說:「你呀,你根本不知道中國共產黨可以幹出多麼可怕的事情來…」 —— 這是我記憶中,自一九四九年就收拾雄心、陷入沉默的爺爺,唯一一次評論國事。 不出數週,坦克就在槍聲和哭喊聲中轟隆碾過了天安門廣場。我震驚了,正如在座各位一樣。我們震驚不已,因為我們完全沒有料到,「中國人民解放軍」會用真槍實彈來對付我們——「人民」!可是為什麼「不會」呢?所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向人民開槍、屠殺中國人民的事蹟,此前不是已經發生過成百上千次,歷歷在目、斑斑在冊嗎?只不過,我們當中的一部分人已然遺忘,另一部分人還茫然無知。 可是我爺爺知之甚詳。他預見到大屠殺,因為他早已目睹過更暴虐更恐怖的屠殺。實際上,天安門屠殺並不是中共最殘暴的罪行,甚至,文化大革命也還不是中共最血腥的罪行。中國共產黨犯下了太多令人發指的罪惡,太多太多遠甚於此的罪行,只不過,我們或是拋諸忘川,或是尚無從知曉。 如果我們已然知曉這些罪行,事情會否有不一樣的的走向?在一九八九年,如果我們已經對中共的黑暗歷史具備更清晰更深刻的瞭解,我們會否設計出更有效的戰略和戰術?我們會否作出更明智的決策? 我們無法改變過去,無法修正過去,也無法否定過去,但我們可以從中學到教訓。 由於1989年的這段經歷,我開始癡迷於研究歷史;從6月4日天安門槍聲響起那一刻起,我開始認識到:對歷史真相的自由獲取,對一切歷史真相的自由獲取,是政治文明不可或缺的先決條件。 直面六四屠殺的真相顯然是中國走向政治文明無可迴避的先決條件之一。然而,二十七年過去了,時間已經將我們磨礪得面目全非,一九八九年的黑色傷口卻還是原樣,橫亙在原地。她是一個禁區:不能被提及,不能被記起。今天的年輕一代對天安門屠殺幾乎一無所知,正如當年我們八九一代對中共更早的累累罪行幾乎一無所知一樣,這都是因為中共無時無刻不窮盡所有力量來掩蓋和塗寫歷史真相。 可是,我們需要真相;我們需要癒傷;我們需要解決的良方。但誰來開啟這一切呢?經過1989年的悲劇,我們已經再清楚不過,中共永遠不會主動跨出邁向真相與和解的一步。必須,由我們來引領這一進程;必須,由我們來採取行動! 正因於此,「公民力量」策劃了「六四申遺」。我們必須將六四銘記,使其不可磨滅。這不是一件輕易的任務,或將經年累月,但我們必須堅持,因為我們的努力不會白費:「六四屠殺檔案」的建立,無論是否能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加持,都是我們必須承當的責任,都是富有價值的努力。同時,透過我們持續的呼籲和遊說,我們將不斷地將真相揭示給世人和中國人民,不斷地提醒世界、警醒世界,要對中共政府保持警惕。最後,我們這一努力將為其它瀕臨湮滅威脅的黑色記憶樹立典範——無論是文革的記憶,大饑荒的記憶,還是1949年中共奪權後數不勝數的慘酷屠殺和數不勝數的英勇起義的記憶…… 所有這些都必須作為世界記憶遺產被牢牢銘記,永不磨滅。 我們的祖父母輩從戰爭、饑荒和迫害中存活下來,並且保存了他們那個時代的真相。現在,該是我們的職責來捍衛真相和傳播真相。六四問題的解決,以及其他所有類似問題的解決,必須從真相的自由獲取開始,從歷史真相的自由獲取開始,必須從歷史真相的傳播開始,從你開始,從我開始,從當下開始,從現在開始!   (原英文發言) Free Access to Historical Truth is a Prerequisite for Political Civilization Adela Lan (雪笠)’s Remark on the 27th Anniversary of the Tiananmen Massacre June 3, 2016, Washington D.C.   It was 27 years ago. I was in high school. But I was already active in the 1989 movement. One day, at a family gathering, I gave a “speech” about my exciting experiences and[…]

Continue reading …

Free Access to Historical Truth is a Prerequisite for Political Civilization

Free Access to Historical Truth is a Prerequisite for Political Civilization Adela Lan (Xueli Wang)’s Remark on the 27th Anniversary of the Tiananmen Massacre June 3, 2016, Washington D.C.   It was 27 years ago. I was in high school. But I was already active in the 1989 movement. One day, at a family gathering, I gave a “speech” about my exciting experiences and how hopeful China seemed to have become…  Among the entire audience, my grandpa was the only one who did not applaud. He responded with[…]

Continue reading …

試析臺灣紅統的來路與去路

    試析臺灣紅統的來路與去路    ——在「海峽兩岸形勢研討會:一國兩制還是一國良制」上的發言    雪 笠 (空 氣)  2015年10月12日     前面的發言已經充分說明了一國兩制和一國良制孰優孰劣。問題在於,如何實現一國良制?可能在座體會都很深的是,在這條已經是異常艱難的路途,曾經誓言反共復國,傾全力支持大陸民主化運動的台灣深藍,原本應當是我們最堅定的同志,卻在弔詭的台灣政治情勢下,逐漸分化,甚至局部赤化。很多人批評他們因為利益而墮落了;我以為呢,利益可能是其中一個要素,但統派轉紅的動因,還遠不止這麼簡單。  我最初想到的題目是,試析臺灣紅統與大陸綠獨。再想想時間可能只夠談紅統,就改成了,試析臺灣紅統的來路與去路。等到我到酒店開始趕發言稿,我才發現這個話題還是太大,發言時間完全不夠展開,而且我還有很多問題沒研究徹底,還需要調查數據來修正補充,所以今天我僅僅就我四次去台灣和在網路社區接觸到的印象談一點粗淺的思考:他們為什麼從反共變得親共?我們還有沒有可能將他們拉回我們的陣營?  自從台灣解嚴,台灣的政治敘述就離不開統獨,統獨爭吵之熱鬧,甚至遠遠蓋過了具體施政的討論。一個台灣人的政治觀,差不多可以簡化為兩個坐標:統獨(兩岸關係)+ 制度(具體施政)。同樣,我們對兩岸關係和未來安排的態度,也可以簡化為兩個坐標:統獨(兩岸關係)+ 制度(根本制度)。這樣,我們就可以畫出四個象限來對號入座:(我本想放幾張PPT但臨時抱佛腳來不及做就省略了,反正大家也很容易想象)  但這四個象限還不足以精確描述台灣日趨分化的政治光譜。  獨派有急獨有緩獨,有建國派有歸日派,有激進獨有溫和獨。值得一提的是,溫和獨所拋出的「中華民國=台灣」的論述,獲得了一部分並不反感中華民國國號和國旗的淺綠甚至不少藍營分化出來的淺藍的認同,他們承認自己是華人,甚至不否認自己是歷史和文化意義的中國人,但他們認為大陸和台灣的關係就好似英國和美國,這群人常常被稱為華獨,我更喜歡叫他們「移民獨」或「民國獨」。同時,從藍營分化出來的另一批人,雖然內心高度體認自己是華夏子孫是中國人的事實,對中華民國的國號和青天白日紅的國旗保有相當深厚的感情,但因為不敢挑戰洶湧的獨派輿論,同時不堪國際上對中華民國的打壓,也支持「中華民國=台灣」,他們忿忿不平的是,憑什麼可以有兩個德國兩個韓國不能有兩個中國呢?  這樣子,統派就只剩下了藍統和紅統。  十二年前我和一批立志推動民國憲政復興的朋友第一次透過互聯網關注台灣大選,我們當時接觸到的和經常互動的,不是墨綠、赤綠,就是深藍,色彩分明,很少中間色調。那時候統派還是藍統的天下,至少在藍營大多數網民心目中,「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中華民國=中國」仍然是毫無疑義的目標。那些年我們看到台灣有人打五星紅旗的新聞,都只是不屑一顧地嘲笑:中共派到台灣的匪諜餘孽罷了,成不了氣候!哪裡想到,今天紅統竟然蔚為大觀。  其實台灣最早沒有紅統,只有紅獨。  通常認為民族主義是一種右傾的意識形態,分離主義則是左傾的意識形態。事實上,「兩個中國」的始作俑者不是別人,正是中共。我們都知道李登輝主張中國應該分成七大塊,其實毛澤東比他早幾十年,早在1920年就提出了要把中國分成二十七塊,他自己則至少將歷史定位瞄準到了「湖南共和國」的國父。中共在自己獲得政權之前,一直鼓吹各省包括臺灣的獨立,最早的臺獨綱領來自中共,最早的臺獨人士包括謝雪紅、史明、李登輝都是共產黨員,臺灣光復以後的228更是離不開中共的積極參與甚至領導。換句話說,直到中共把控中國政權以前,它都是支持甚至攛掇臺灣獨立的,等到自己「當家」了,就要「統一」了。(不難想象,中共一旦失去政權,恐怕又要高呼「獨立」的口號。)  有意思的是,同樣加入了中共並且奔赴大陸實習的史明和張志忠,(史明在潘漢年領導下從事情報工作,張志忠在延安加入了八路軍),回到臺灣後,一個成了臺獨理論大師,一個成了紅統的奠基人。  這個時期的紅統,是百分之百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體制的中共同路人,他們不是像林毅夫一樣投奔了大陸,就是像張志忠一樣在戒嚴時期被肅清或SHUT UP。(這些紅統的後代我還遇到過幾個,他們現在都是激進的臺獨。)  今天的紅統,成分就複雜多了。首先,如何定義紅統?我想,同樣有兩個指標:國號、制度。那麼就出現了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種,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旗號,認同五星紅旗。無論他是主張武統實現一國一制,還是主張和平進入一國兩制,都是毫無爭議的紅統,或者可以謂之「赤統」。  第二種,接受一國兩制,但還不能接受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主張國號各讓一步,取兩岸重疊的「中國」二字。  第三種,放棄對「中華民國」國號的堅持,接受「中國」作為國號;不提「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改提「和平統一中國」;還沒有接受「一國兩制」或者還沒有宣稱接受「一國兩制」。這一種,以新黨郁慕明和王炳忠為代表(我查證了一下,他們貌似還沒有公開表示支持一國兩制),在放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以後,準備用什麼樣的途徑實現「和平統一中國」,我還看不清楚,所以暫且歸在藍統和紅統之間的模糊地帶,稱之為「藍紅統」。  第四種,今年前往大陸參加閱兵的連戰等人,以及支持他或為他辯護的人,包括一開始反對他而後又表示諒解他的人。即便很多人還堅持中華民國的國號和民主憲政的制度,他們已經開始接受中共的歷史觀敘述,或者願意後退一步「共寫歷史」。這究竟是投降還是仿效中共以退為進的「國共合作」呢? 就假設有人是抱了後面的打算,我也敢斷言不會成功——歷史上的國共合作,沒有一次國民黨不是輸得當褲子,更何況今天國民黨愈加鬆散的組織結構和日趨模糊的意識形態,完全無法抵禦中共的統戰攻勢。  第三種和第四種,要不要算作紅統,我更是糾結。我心裡面認為他們已經紅了,而且一不小心就會紅得發紫了,但要說他們是紅統,我又心痛。因為曾幾何時,他們都是我敬重的前輩,都是反共的先鋒!  郁慕明曾經是全美中國同學反共愛國聯盟最為激進的右派學生,曾經是中華民國的最忠實捍衛者之一,為什麼現在連國號都願意改了?6月份我們才讚揚了他在臉書上回應要他滾回中國的獨派:「有骨氣的中國人,就是要把自由民主帶回中國!」,9月份他就義無反顧地出席了北京主持的閱兵。難道他寧肯做李宗仁也不要做蔣中正?經常揮舞五星紅旗的愛國同心會,很多大陸人可能想不到,其會長曾經是從毛澤東治下冒險逃亡到香港再輾轉到臺的反共義士,並組織過極右的中華民國反共愛國陣線。對於他們的突變,一般人解釋說是被金錢收買了,我不能夠完全同意,因為我也遇到太多在大陸全無利益可言的普通老兵,抱有同樣的態度。  除了現實政治的需要,這一塊我今天來不及講了,從藍統到紅統,這是怎樣的一條心路?  既然他們都是,或者曾經是三民主義的擁趸,我下面就試著從民族、民權、民生三個方面來探析他們觀點的演化。(在座如果有綠營的朋友,下面的話如果有所冒犯,請你們諒解,我必須站在藍統的立場才可以進行這個剖析。)  民族 通常認為統派和獨派的矛盾,在於一方要保持領土完整,一方要住民自決。有句傳言是,「寧予中共,不予台獨」,「先保領土,再圖民主」。但据我的觀察,對難忘清廷割地賠款恥辱記憶的深藍而言,「領土完整」固然重要,也不過是一個相對抽象的表象。舉個例子,有一位中華民國最有影響的前三位開國元勛的後人,,他是極其堅定的統派,痛恨臺獨,李登輝還是國民黨主席的時候,他差點利用自己的身份要帶炸藥包抱住李登輝同歸於盡。但是,他又極其推崇達賴尊者,談起自己作為第一名採訪達賴喇嘛的中國記者的往事就眉飛色舞,他完全諒解藏人渴望自治甚至獨立的立場。這說明,他雖然是熱愛中華民國的所謂「大中華」統派,並不是無條件地堅持「領土完整」,他對臺獨的憎厭並非來自對領土的執念。  真正令統派和獨派水火不相容的,是歷史觀(包括文化觀)的強烈衝突(這一點也論證了為什麼淺藍和淺綠可以走得比較近,因為他們的歷史觀和文化觀沒有多大差異),而歷史觀又決定了國家認同。  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的積弱、帝國主義的霸凌,是老一輩國民黨人揮之不去的屈辱。八年血戰好不容易揚眉吐氣,位列戰後四強,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光復被清廷割讓五十年之久的臺灣,頒行憲政,不料又被叛亂的中共戰敗。為了捍衛中華民國的道統和法統,大陸軍民轉進臺灣,一面繼續反共復國的事業,一面和本省人民一起胼手胝足把臺灣建設成三民主義模範省,使臺灣經濟飛昇,同時頂著「獨裁」的罵名,貫徹訓政理想,實踐地方選舉,為臺灣民主打下紮實的根基。這,就是藍統的歷史觀。他們深信,儘管大陸很大,臺灣很小,相較紅色中國,播遷臺灣的自由中國才是中華民族未來的道路,才是歷史的勝利者。  然而,臺灣解嚴以後,停止了一切反共教育,同時放開了對臺獨論述的限制,國民黨人驀然發現,他們又遭遇了一個「共產黨」(他們稱為「少年共產黨」),又一次步步敗陣、潰不成軍。他們不明白,他們為臺灣獻出了青春,卻一下子變成了「中國豬」、「支那狗」、「清國奴」,而一直把臺灣當作殖民地、把絕大多數臺灣人當作次等非公民對待的日本,卻被從未經歷過那個年代的年青人追懷、甚至為日本戰敗嚎哭;他們引以為傲的國旗被視為垃圾丟擲,他們為之自豪的中華文化被當作裹腳布唾棄。他們到死都想不明白,他們被傷透了心。  人說「遠香近臭」。每日被歷史觀截然相反的綠營用「去中國化」和「憶苦思甜」折磨得氣惱不堪的藍紅統,愈來愈覺得身邊的民進黨比遙遠的共產黨更可恨。這時候長袖善舞的共產黨遞上了橄欖枝,共產黨高明的統戰語言使還沒有直接吃過共產黨虧的藍統感覺,原來中共不像兩蔣描述的那麼猙獰?或者鄧小平以後的中共已經脫胎換骨,不再是毛匪時代的中共?胡錦濤對國軍抗戰主力的承認,更是增強了藍紅統對中共的正面印象。一邊是罵自己「中國豬」的皇民,一邊是言必稱「中國」的中共,藍紅統很自然地在國家認同上靠近了後者。其中的一部分,由於不滿國民黨的懦弱無能,甚至對「中華民國」也產生了動搖的情緒;與之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在國際上蒸蒸日上的強勢,撫慰了他們的落寞,使他們敬佩和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民權 我一直說,藍紅統的問題在於,他們把民族和民生放到了民權的前面。為什麼會這樣呢?首先,右翼保守主義的意識形態決定了他們對民主的追求持漸進的態度,不少人聽信中共統戰的謊言,將大陸的現狀誤讀為和當年國民黨一樣的「開明專制」或「訓政」,是漸進民主的一個階段。同時,「要求國民黨嚴守規則自己卻不守規則」的綠營、「在民主國家衝撞正常法治」的太陽花運動和反課網更增強了他們對左翼社運的反感,在他們看來,民進黨的所作所為和1949年前的共產黨毫無二致,是欺騙式民主,他們開始懷疑臺灣民主走向了民粹,進而甚至有人產生了「中國人就是賤,有民主就糟蹋,一定要讓中共來管他們才舒服」的激憤情緒。柯文哲的勝選和其他一些政治素人的業務素質和道德素質,更使他們質疑允許空降的選舉制度,網上還出現了中共對官員的層層甄選才是正道的說法。還有一些人,雖然心裡很清楚中共專制,也很同情民國派的民主人士,但對大陸民主化的前景,有著悲觀的預見,認為還需要上百年才可能實現。  半個月前薛偉兄很惋惜地對我說,你錯過了國民黨全力支持民運的好日子。我開玩笑的回答,是他們錯過了我。玩笑歸玩笑,民運早期對中華民國和國民黨的「中共狼奶式」誤解、一部分人在國民黨失勢後向綠營的投靠、民運自身的其他諸多問題,也使國民黨對大陸民主運動的態度,從鼎力支持走到了極度失望的地步,使一部分人產生了共產黨體制內技術官僚素質更高,不如效法共產黨進入國民黨內部的辦法進到中共體制內去改造中共的天真設想。  既然推翻中共這麼難,不如先使民生富饒,再徐圖緩進民主,這是不少藍營前輩在為民憲派青年的努力感動、為後繼有人欣慰的同時,給我的忠告。  民生  我前面說了,不是每個人都是因為利益的誘惑親共。我見過一些全無藍綠色彩表現、純粹為利益親共的商人,也見過許多在大陸沒有一單生意,僅僅因為老家來信說日子過好了、比以前富裕了,就原諒了中共屠殺家人的血海深仇的老國民黨人。我不能說我不感動,因為他們是真的那麼愛中國,他們以為,只要人民過得好了,什麼都好。他們將共產黨從改革開放開始劃分水嶺,他們恨毛尊鄧,以為共產黨已經改邪歸正,並高度肯定中共的經濟成就。  他們忘了,中國的經濟騰飛,不是共產黨努力的功勞,而是共產黨鬆了繮繩的結果。我們中國人民有勤勞,有智慧,有什麼做不到?沒有共產黨,中國可以騰飛得更高。  除了民族、民權、民生幾個方面的信念動搖,中共宣傳機器尤其今年閱兵對藍營歷史觀的侵蝕更讓我焦慮。去年我在中央黨部就遇到了一個來串門的老兵,他認為蔣介石丟失大陸無能,毛澤東統一中國有功。甚至有不少臺灣人被洗腦,接受了中共和左派關於國民黨腐敗失國的論述。我一向認為歷史觀可以嚴重地影響政治觀。這些歷史觀被動搖的人完全顛覆了藍營的反共傳統,認為一切兩岸對立都是應該摒棄的「內戰思維」。  如果說藍營最初打算與中共的合作僅限於聯手牽制臺獨,如果說十年前連戰的破冰之旅真有回大陸推行兩黨制的抱負,如果說革新保台派「親共」的態度真是出於「用中共來遏制臺獨『更徹底地賣台』或『毀滅臺灣』,同時利用臺獨使中共向自己讓步、爭取時間以拖待變」的苦心,我恐怕這一切今天都已成泡影!在藍營的追隨者受到中共統戰論述排山倒海的腐蝕以後,在國臺辦設立了專門拉攏民進黨的分部以後,在習近平這樣的赤紅子弟完全不甩統派、蔑視統派、越過統派來「收復臺灣」以後,臺灣藍營已經徹底落入了中共的陷阱,動撣不得。  我前面總結的四種紅統或類紅統裡面,除了具有紅色淵源的赤統,並不都是像早期的紅統一樣心甘情願、同心同德。哪怕白狼張安樂也有他心境複雜的打算。  有一句話,「台獨是中共逼出來的」,我不能完全同意;另一句話「深藍是台獨逼紅的」,我是深有體會。或許藍營出現紅統有其內在的因素,但綠獨無疑是這一轉化的最強大的催化劑,而國民黨的懦弱無為和對本黨傳統意識形態的不自信乃至迴避就是他們滑向紅統的最後一推。  要知道,對於藍統而言,被綠獨欺負也罷了,更重的一擊是,國民黨的領導們竟然也處處迎合綠營、步步退讓、事事小心、句句模糊,不敢提三民主義,不敢提中華民國,不敢提三民主義統一中國。這次國民黨本土派籌組「臺灣國民黨聯盟」和換柱折騰以後,一位昵稱「喬治·華盛頓」的網民寫下了這麼一段話:「中國國民黨最好趕快改名,有種就配合綠倭連國旗國號都改,不改也是糟蹋,所以應該趕快改,讓我全家都能名正言順、心安理得地徹底 唾 棄 你 !替 共 黨 提 燈 籠 帶 路 !!」  這是臺灣深藍相當典型的一個心理。這段話,是一名未必喜愛中共的深藍對國民黨高層發出的嚴重警告!    後記:因為發言時間有限,很多問題無法展開,我以後再寫文章補充。同時我想告訴大家,我在臺灣的一些朋友已經在網路上自發組成了「中華民國正藍聯盟」以對抗紅統言論,挽救藍軍轉紅的趨勢。我自己是從一個大陸藍的角度來觀察臺灣藍統的紅化;這些臺灣朋友身在其中,感受更為深刻。我在網刊已經登載了幾篇相關文章,如江翔宇的《綠獨和紅統》,接下來馬上要推出許劍虹的深度分析《為什麼他們都支持連戰》,歡迎關注。 

Continue reading …

追求自由的中國女性 —— 在齊家貞書會上的發言

追求自由的中國女性  ——在齊家貞書會上的發言  雪 笠(空 氣)  2015年10月6日 謝謝家貞姐邀請我來她的書展。  我和家貞姐、薛偉兄、鄭義老師、王康老師、都是陪都重慶人。看過電影《一雙繡花鞋》的人可能都知道,重慶是一個遍佈「國民黨特務」的「黑窩」;我們正是這個「黑窩」里「前朝餘孽」或者說「戰犯」的子弟。有幸的是,我出生的年代比他們略晚一些,經歷的磨難遠不如他們辛酸!  但,我讀家貞姐的故事,仍然是每讀幾句話,心就要刺痛一下,就要把眼睛移開,鼓起勇氣再移回來。她住的較場口和我住的七星崗,都是國府軍政人員聚居的所在;她被綁走的那個簡陋的蝸居,和我出生和長大的家,和我爺爺戰友們的家,簡直是差不多的模樣;她母親和弟弟貼補家用的艱辛,和我的家人沒有兩般;她成為居里夫人的理想,也曾經是我父親對我的冀望。她的記憶,是我們這些「餘孽」們共同的記憶,也是大陸淪陷以後所有不幸的中國人的共同記憶……  在這團黯淡的苦悶的色塊上,家貞姐卻以她少女的抗爭抹上了鮮麗的一筆,再用她數十年的堅持,不斷追求,不斷向上,一筆又一筆,將生命再度刷亮。  正如蔡詠梅女士在《紅狗》序言所評述的,「中國女性面對逆境、面對生活的巨變所展示的勇氣、意志、韌性及生命力的強悍,往往超越她們的異性同胞」。同為女性,同為重慶的女性,我為家貞姐驕傲!  我們大西南,尤其重慶,是一個女權相當張揚,甚至可以說相當「張狂」的地方。我今天借這個機會,想要再講一位頂天立地的重慶大女人的故事。  「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定蜀未定」。袍哥文化從反清復明開始就成了四川的傳統,到民國年間,四川成年男性幾乎沒有不入袍哥會的。最初的袍哥典籍禁止女性入會,但火爆強悍的川妹子不信這邪,清末就開始有了女袍哥和女舵把子(也就是龍頭大爺,一個堂口的最高領袖)。袍哥在辛亥革命中的貢獻毋須我多談,女袍哥的貢獻必須講一講。參加辛亥革命的女袍哥不在少數,單成都兵變的時候女袍哥的公口就有幾十個。這裡面最出色的女傑首推王三大娘和杜黃。四川保路運動興起時,大邑縣的王三大娘以81歲高齡率領男女袍哥同志軍攻打縣城,而且還攻克了!受她影響,她的侄孫媳婦王二大王(這個名字很威喔)和臨近幾個地區的徐么大娘、晏么大娘也都率部英勇參戰。有女孟嘗之稱的杜黃更是開女校習武,運輸軍火,策動起義,並「集合女黨數十人,設暗殺部」,入京十餘次,謀刺清廷權貴,袁世凱稱帝以後,杜黃又重組女兵討袁,親任女兵司令。  後來這兩位女英雄取代了關公,成為重慶各個女袍哥組織參拜的偶像。而重慶女袍哥的總堂就設在黃桷埡的高玉林茶堂,她的創辦者就是重慶第一號女袍哥薛智有。薛智有是當時陪都女界最出色的幾個人物之一,時任婦女運動委員會主任、國民黨重慶市黨部執行委員,兼任彈子石中心國民學校校長,為人豪爽大氣,江湖人稱「八方擱平」。1947年1月1日,中華民國憲法正式頒佈,各界歡騰,踴躍競選。薛智有遂謀以組建女子袍哥團體,倡導結社自由,彰顯男女平權,同時作為女界代表選戰的外圍支持,併收宣傳效果。於是婦女節當日她創立女子袍哥組織「巾幗社」。随后,王履冰、歐陽玫欽等率領的三八社、四维社、坤道社、三民社等女袍哥堂口也相继成立,並迅速膨脹,最盛的時候多達兩百多個堂口,重慶美女紛紛加入,威風凜凜,一下子成就了陪都一道別樣風景。  女袍哥們團結互助、爭取地位、扶危濟困,雖然比男袍哥們文雅許多,打起群架來卻也不輸黑幫電影。  中國自古以來法不治家,家庭暴力呼天不應。女袍哥們卻發明了一個相當有效的辦法,曾經有個男人喝醉酒回家打老婆,第二天她的袍哥姊妹夥們群起興師問罪,打上門來,將那個內戰內行的男人打得三個月下不了床,再也不敢囂張。據說這一場戰役就是「耙耳朵」的由來。  然而這樣紅火的場面隨著重慶的失守結束了。  1949年11月底,共軍開進了重慶城。這時一部分男人已經投降,另一部分男人撤退抵抗。薛智有和姊妹們一無軍隊,二無武器,卻堅持以婦女會為工具,繼續對抗。1950年1月,中共組織元旦大遊行,薛智有公然帶領婦女會上街嗆聲,予偽政府莫大之嘲諷。同年4月11日,偽重慶市軍管會在菜元壩廣場召開七萬人大會,以破壞學生愛國運動為名,將薛智有公審槍決。行刑前,在她生命的最後一刻,中共甚至鼓勵薛智有的女兒陳國珍上台批鬥母親。陳國珍痛罵道「特務是沒有人性的,我不認她這樣的母親,請政府槍決她,為民除害!」  薛智有烈士犧牲了,抵抗卻沒有結束,在隨後幾十年波瀾壯闊的反共救國運動中,女性從未缺席,正牌雙槍老太抗日英雄趙洪文國、藏族女傑楊元貞、布依美女「匪首」程蓮珍、謀刺陳毅的勞有花、臥底廣東的黃玉仙、黃月寶、劉笑珍、從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公安檔案里記載的逮捕的和處決的各種「女匪」和「女特」…… 繼續書寫著中國悲慘可恥卻又榮耀的歷史。  我讀薛智有的案卷,讀到她的女兒,想到了林昭。我不知道薛智有的女兒後來落入的是什麼樣的生活軌跡,我不知道她有沒有像林昭一樣幡然悔過,掙扎清醒。我想要提醒世人的是,早在那個瘋狂的年代,當林昭把地主們徹夜浸在冬日的水缸里改造,當薛智有的女兒請求共匪向自己的母親開槍,當張志新高喊著共產黨萬歲和毛主席萬歲邁向刑場…… 有一群中國人,她們(和他們)從來沒有上當,她們(和他們)一直清醒著,她們自始至終為自由中國而戰,她們生如夏花,死若流星。  她們不該被遺忘。  不服輸不言敗的齊家貞,奮鬥不止的齊家貞,浴火重生的齊家貞不孤單,在中国有千千,有万万。她們,就是自由女神。 

Continue reading …

中國民主化道路選擇——回歸中華民國憲政法統

中國民主化道路選擇——回歸中華民國憲政法統 應國是沙龍邀請介紹民憲派發展路徑(2015.2.22) 空氣/雪笠 感謝中國民主教育基金會,感謝國是沙龍邀請我來向大家匯報。感謝方正兄、從德兄、丁毅兄的安排。感謝辛老師來捧場。周一在光復委的工作會議上我簡單回顧了我自己親身經歷的大陸民國熱發展的脈絡;那麽今天這個匯報呢是一個思想匯報,我想重點介紹一下大陸民國憲政思潮興起的背景、她的主張,她和其他思潮的關係,她在民主運動中的角色,以及,民國憲政派與其他異見派系的關係……一言而蔽之,也就是今天的題目:我和大陸的許多朋友,在中國民主化道路上彎來繞去,是怎樣又走回到中華民國憲政法統。 拜環球時報的宣傳,大家都知道民國「熱」了!但這個熱不是一時的「頭腦發熱」,不是我們突發創意、憑空產生,而是有它薪火相傳的脈絡和發酵升溫的背景。 我們過去只知道張志新、林昭,我們不知道,49 國變以後因爲各種原因滯留在大陸的中華民國的追隨者和他們的後來者,從來沒有被共產政權欺騙,他們從來都是最最清醒的,他們從來沒有放棄過在大陸驅逐馬列專制,光復中華民國的理想。但是他們往往連姓名都沒有留下就被草草掩埋了,被遺忘了。我們大家前赴後繼去憑吊林昭墓的同時,沒有人記得這些無名英雄,沒有人悼念他們,甚至很少人知道,他們是爲捍衛自由中國而奉獻的生命。(我們這幾年在做一些調查和整理,專門采寫這些自由戰士的事跡,希望未來有機會出版,如 果在座有出版界的朋友願意幫忙把他們的故事公諸于衆的,會後可以聯絡我。一點感慨,我扯遠了。)總之,這些人就是我們的先驅,我們與他們一脈相承。當各路潛伏的和自發的反共救國軍彈盡糧絕(最後一支成建制的抵抗隊伍應該是六十年代),然後七十年代蔣公逝世、企盼王師反攻無望以後,這份企望被深埋起來,直到八十年代,鄧小平開始改革開放,打開國門,胡耀邦等人略微放鬆了思想方面的管制,一批歷史學者立即開始挖掘民國史的真相。這個階段的研究基本局限於學術領域,表達也相當隱晦。大衆層面的傳播幾乎都是搭乘親共人物如李宗仁等的便車。最具影響的代表作就是1986 年廣西拍攝的血戰臺兒莊。電影劇本其實1982年就寫好了,直到1985 年,借著抗戰勝利40 週年紀念才敢,才有機會開拍。這是國變后大陸第一部正面講述國軍抗戰的影片,也是第一次,蔣介石不是那個醜化的蔣光頭,而是以原型出鏡: 筆挺的身姿,一身呢子斗篷。很多人看了都驚呼:哇,原來蔣光頭不丑啊,而且這麽酷的! 但這個時期,民國被認爲僅僅是歷史而已,是各種回憶錄,各種懷舊,而且仍舊是謊言當中參雜了少量的事實——注意,我要強調:不是事實當中參雜謊言,是謊言當中參雜事實 ——非常艱難的曲筆春秋。八、九十年代大陸出現的幾大思潮中,諸如文化歷史主義、後現代主義、自由主義、新左派…… 都還沒有出現反思民國的身影。我印象里,其實也是我後來才發現啦,衹有楊小凱和他的學生王絡在1992 年發表過一篇《中國的憲政發展》,從憲法對統治權威的繼承性,立憲過程的廣汎參與性,建立憲法權威的長期性等要件出發,論述了1946 年中華民國憲法的歷史合法性及對未來大陸憲政轉型可能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1998 年,楊小凱的另一篇文章《中國統一之利弊》,再次提到,統一中國概念有深厚的憲政淵源。他這裡說的統一中國不是由大陸去統一臺灣,而是用臺灣的制度來統一大陸。今天,楊小凱關於中國統一市場的預言已經成爲現實;衹不過,他文中懷有憲政統一中國夢想的臺灣人已經寥寥無幾。可惜這兩篇在當時對於大陸讀者而言相當前瞻的文章,似乎沒有激起多少波瀾。可能因爲曲高和寡,也可能是因爲資訊阻隔,當時還沒有互聯網嘛,就像辛老師的《誰是新中國》,94 年(辛老師糾正是97 年)就出版了,我03 年才看到。 同樣,八九年的學潮雖然得到臺港的大量支援,也沒有人意識到中華民國的價值,大家都衹是在盼望中共立地成佛。廣場上唱的歌也是「共和國的風采」,不是「中華民國頌」。當時我也一樣,差不太多。 這裡我插一段我個人的思想成長歷程,可能有點代表性;現身説法,或許有助於瞭解大陸中青年一代思想的轉變——我們爲什麽會回頭選擇民國。 我因爲識字早,在進洗腦學校以前,已經讀過了大量的傷痕文學,自小就是反革命。再加上我的家庭背景,我對國民黨、國民政府少一些當時一般人都有的誤解和偏見。但,我也以爲那是往事不可追了。而且八十年代相對中共統治的所有時期,思想界確實是一片繁榮景象。當時比較主流的意見是共產黨「解放」中國的意願還是好的,衹是路走歪了。我雖然對「解放」兩個字打問號,但是我也相信共產黨可以改好而且正在改。89學運的時候我讀中學,用後來學校批評我的語言描述,我是興高采烈、上竄下跳,每天寫小字報,同學抄去貼街上。我特別記得其中一篇是寫國恨家仇私怨。我說,衹要共產黨從此改過,國恨、家仇、私怨,都可以既往不咎。這就是我當時的樂觀態度。然後學運發生了兩件事,一件是大禮堂下跪請願,一件是將污損毛畫像的三壯士扭送公安局。我開始困惑,對整個學運的目標產生了懷疑。 一直到64以後,喉舌天天廣播重複得最多的一句話是:衹有共產黨才有執政經驗,你們其他人誰上來都幹不好。我當時就想:那國民黨的執政時間不是更長,執政經驗更豐富,執政效果更成功嗎?感謝喉舌這句廣播令我恍然大悟。那是我第一次開始朦朧地意識到,在臺灣的中華民國,對於中國大陸的經驗性意義。 推動我思想轉變的第二個動因是90年代末大陸開始引進互聯網,我整天泡在網上瀏覽海外民運的信息,還打印出來,寄給不會上網的老右派們分享。但是,我剛開始欣喜若狂 —— 找到組織了,發現汪洋大海了——後面越看越失望: 譬如,我發現很多民運人士攻擊共產黨或其他民運人士的文章,使用的還是中共的語言體系,就好像共產黨内部吵架,看不出區別;再者,文人相輕,都想做國父,都要當總統,革命還沒有成功,自己人就已經打得頭破血流;而另一邊,在大陸,89過去十年了,民主運動停滯不前,甚至可以說後退了;有點什麽行動或消息,也衹是、衹能在異議圈/反革命分子當中傳閲,普通大衆一無所知,或者一笑而過。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思考,我回歸民國的思想開始成型,我有了一些未必正確但實屬個人親身體會的,不是理論角度而是直觀角度的淺薄意見: 第一、89年我們有最好的機會,卻犯了最大的錯誤。爲什麽犯錯?因爲我們沒有讀過真實的歷史,我們不瞭解對手。我舉個例子,我爺爺從49年起就沉默不語,不論國事了。但89年我最興奮的時候,他忍不住出來潑了我一句冷水,他說,你們太不清楚共產黨了。那個時候他就知道結局,知道會有坦克會有開槍。當我們把中共想象成一個誤解和委屈了我們這些小孩子的正在賭氣的母親,當我們在她面前打滾撒嬌的時候,我爺爺這樣熟知她風塵來歷的階級敵人早就洞悉了真相。或者還有比我們年長的人也是知道共產黨殺人史的,但並不同情被迫害的國民黨人,他們以為殺敵人是天經地義的,而我是自己人,你怎麼可以對自己人開槍?以為共產黨不會對自己人開槍,還是歷史讀少了。所以,我們必須回去徹底讀歷史,不讀歷史則不知未來。 第二、我們當年只知有文革,不知有殘酷百倍的鎮反;我們只知有57,不知有49;只知有林昭,不知有趙老太太。我們的反思最多從文革回溯到反右。換言之,由於當時主導思想界的還是共產黨内的開明人士,(階級敵人還不敢發言),所以我們對中共政權的批判,批判到57年就差不多戛然而止,沒有人去碰1949的紅綫。但我堅信,我們對歷史的審視必須越過1949,否則反對運動永遠被中共劃定在49年后的圈圈裡面打轉轉。 第三、只有共產黨才有執政經驗那句話在89后念叨了一段時間,之後也不提了,換成更加理直氣壯的:中國國情不適合西方民主。那東方民主呢?楊小凱老師在中國統一之利弊一文中有一個比我們還要有自信的説法。他說:本國的憲政經驗是本國人民最容易接受、最容易建立信心的,哪怕這些憲政經驗在歷史上不是成功的經驗,哪怕這些憲政經驗已從國家的文字記錄中被抹去了七十年(楊此語應是指俄國臨時政府)。不成功的經驗、已抹除的經驗都如此,又何況中華民國在臺灣成功實踐了七十年的憲政經驗呢? 第四、我在看到海外民運惡鬥之後有個觀感:在實現民主之前,我們面臨的是一個强大的獨裁政體,不是熙熙攘攘吵吵鬧鬧的和平盛世,而是類似「戰時」的對決,需要一定的紀律和權威,才不會流于一盤散沙。活著的人,誰也不服誰。這個權威,還是得從歷史里找。我就這樣在歷史里找到了領袖,找到了信仰,找到了道統、法統、國統。 第五、説到信仰,以前和外國同事聊天,他們說,中國人的問題出在沒有信仰。我回曰:你可以說我們中國人不信仰宗教或者宗教信仰流于功利不夠虔誠,但你不能說中國人沒有信仰,馮友蘭就說我們中國人信仰哲學;你要不相信老百姓懂哲學,那麽至少,絕大多數中國人都信仰歷史。哪怕最壞的人也希望自己身後留下良好的歷史評價,所以才會千方設法去篡改歷史。因此,未來改變中國的力量,很可能就來自對歷史的信仰。 我前面囉嗦這麽多,其實總結起來就是:憲政需要共識、需要信心、需要權威;於是我回到歷史當中去找共識、找信心、找權威;果然,找到了中華民國的道統、法統、國統。 找到了方向,接下來就是怎麽做的問題。 做的過程我週一做過大致回顧,就不重複了。 總之,自從2003會師凱迪,2007推廣QQ群,2009自建網媒,2010轉戰微博,2012正名民國憲政派… 我們窮盡了所有可能的傳播工具,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方法,也形成了一系列比較有共識的主張。這些主張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我們相信,重歸1947年的憲政之路是未來中國民主轉型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最切實可行的方案。 爲什麽這麽説呢? 其一,我們贊同楊小凱所言,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文本的反憲政本性、对宪政意识形态的破坏,完全沒有反對派參加的制度過程,制度上没有任何中国现代宪政传统的痕迹,等等,注定了中共在歷史上不可能獲得憲政法統的合法性,儘管她坐擁暴力機器,也不足以產生憲法權威。因此,對於現行中共憲法,我們不太有所謂護憲或者修憲的興趣。 其二,比憲法條文更重要的是立憲過程。在未來總會開始的立憲和選舉過程中,爲防止權威真空導致的動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深厚的憲政淵源賦予人民對游戲規則的信心。這個憲政淵源的代表當然就是中華民國憲法和她在臺灣的實踐。直到今天,她都是最具備統治權威和最廣汎參與性的憲法。「整個中國還沒有任何成型的制度能與中華民國憲法競爭在中國憲政過程中的法統上的合法性」。 其三,中華民國憲法是學習和研究西方憲政之後,將憲法規則與民族性格融合,植根於本土的產物,是我們中國寶貴的本土憲政資源。在大陸恢復中華民國憲法,不需要重複業已完成的學習過程和本土化過程,可以大大降低轉型成本,提高轉型效率。 其四,中華民國憲法繼承了中華民國一百多年來制度文明的積累。這個積累不僅僅是從臨時約法到南京憲法的文本演進,還包括在臺灣六十多年的行憲實踐和試錯經驗的積累。如果擱置不用,等於白白浪費這一百多年的艱苦努力和珍貴經驗。 基於以上理由,我們主張回歸中華民國法統。這裡我需要澄清一下外界可能有的幾個誤會。我們沒有說回歸46憲法是唯一的路,我們認為她是最好的路;我們也不是要拘泥於46憲法一字不改一成不變,我們認爲她是中國從新開始的最好的基礎。 中華民國憲法是我們的法統。我們的方略則是在吸收西方民主理念的同時繼承了中華道統的「三民主義」。 由於黨派成見,現在台灣很少有人提三民主義,但其實台灣正是三民主義實踐成功的典範。三民主義關於民族民權民生的主張與傑弗遜和林肯提出的民有民治民享是相通的,一一對應,可以說是西方憲政民主思想結合中國歷史與國情,進一步演進并在中國生根的本土化版本,是普世價值,也是相當有力的政治口號。 我們對三民主義的詮釋,可以總結如下,從中也可以看出一些我們與其他思潮的共通和不同: 民族方面,我2013年在第八屆族群青年領袖研習營上的發言《從文化民族主義上升到多元文化的政治民族主義》,可以說是我對三民主義當中民族主義的理解或者詮釋:我們的國家認同,中華民族的民族認同,不是基於血緣,也不僅僅基於文化,而是基於一個憲法框架下的利益互補,來建塑「民有」的政治共同體,正所謂 OF THE PEOPLE,主權在民。具體而言,我們主張文化多元、宗教寬容、地方自治。 文化方面,相較全盤西化派,我們對中華固有傳統文化懷有更深溫情。我們贊成向西方積極學習,但不贊成用被殖民的方式學習,不贊成用自卑自虐的態度學習。在我看來,每一個文明都是光輝的,都有她優秀的方面,可以揚棄,不宜徹底否定。我們主張繼承民族智慧的精華沉澱,復興中華文化並促進其現代化,使中國各族文化和世界文化在中國均不受到排斥,多元共榮,交流融合。 民生方面,我們主張捍卫产权,深化自由市场,支持中小企业,反对垄断。同時,我們秉承羅爾斯的分配正義,力求機會平等,使人人都能享有有尊严的生活。 發過一點小財的人,應該都知道,努力不是成功的唯一要件,發財還是需要一點狗屎運的。所以,在自由主義的光譜中,相較國内其他自由派推崇最烈的哈耶克,我們更傾向羅爾斯,更同情弱勢群體。(當然這是針對當下勤勞者不得食的中國,不適用高福利養懶人的歐美。) 民權方面,我們師承共和主義。中國的反對派基本上都是言必稱民主的,這個沒有異議,但有不少人給我一個印象,似乎民主了就萬事大吉了。相較民主,我們民憲派更强調共和。我們對多數人的暴力有更高警惕,對少數人的權益有更多關心。我們當然追求民主,但我們不將民主視爲終極目標,民主衹是保障自由的手段。 在技術上,既然我們已經處於信息高度發達,距離大幅縮短的網路時代,我們重視直接民權方面的探索。 總而言之,作為民主運動的一個部分,民國憲政運動與其他運動既有共通和配合,亦有創新和分歧。分歧多在歷史觀,以及因歷史觀而決定的路徑方法,而不在價值判斷。 許多自由派繼承了中共的歷史觀,對中共的否定是出於其執政危機;我們則不僅批判其執政危機,我們直接質疑其建政合法性。作為非體制派生的民間草根,我們與體制的切割更徹底更決絕。 民國憲政派與其他自由派擁有共同的憲政理想,但相較於新左派和一部分自由派仍對改革從良抱有一線期望,我們全然否定極權的正當性,不期待明君新政。我們不反對改革派對中共憲法作護憲或修憲的呼籲;但我們自己不抱期望,不作無謂的嘗試。我們提出的具體路徑是:回歸和接續民國憲政法統。以退為進,以复憲求立憲。 我們對極權的批判是最徹底的,同時我們又是最寬容的,我們要清算的對象是制度,不是個人。我們也是糾偏,但和體制内的糾偏不同,我們是在更宏大的民國的範疇糾偏,撥亂反正。 我們在歷史觀和路徑方面,跟其他異見派系有過不少激烈的爭論;我認為這些爭論是難免的,但不影響我們共同對抗極權。2012年我在答复冬眠熊一文中表明了《民憲派對改革派之態度》:求自由者,皆我戰友;謀光復者,皆我同志。 在民主運動的方法方面,我們也嘗試了一些新的探索: 譬如,我們提倡文化運動先行,不惜柔性訴求,力求最大化大衆傳播。我們希望藉由文化運動來充分準備公民社會,提高公民素質,訓練公民自治,以預熱和孵化政治運動,并減少劇變可能產生的社會動蕩。 再譬如,我們堅持解構極權的話語體系,徹底清除狼奶毒素,祛除銘印。譬如我們堅決不附和「解放前」「解放後」「解放碑」「國民黨軍隊」「三年自然災害」「平反伸冤」「十一國慶節」這樣偷換概念的詞彙。 說到詞彙,我最後還要聲明一點:我們國粉,是中華民國的粉,不是單純的中國國民黨的粉,更不是「臺灣國民黨」的粉。我們當中確實有許多人自命大陸的國民黨人,立志重新振興中國國民黨。但我們都有清楚的認識:中華民國雖然是國民黨創立,但她不是哪一黨哪一派的,她是全體中國人的!她的國統、道統、法統,是全體中國人的資產,我們甚至可以説,也有共產黨的一份,假使他們懂得善加利用。 我就講到這裡,感謝大家的耐心! 2015.2.22 舊金山   首發《縱覽中國》      

Continue reading …

國粉發展簡史

國粉發展簡史 雪笠(空氣) 2015.2.16,舊金山,應光復委邀請介紹大陸民國派發展歷程   各位同仁大家好! 我姓王,名雪笠,孤舟蓑笠翁的笠,獨釣寒江雪的雪。我也用過不少筆名和馬甲,最後確定下來長期使用,也是比較爲大家所知道的網名,是空氣。我爲什麽取這個名字呢?因爲我認爲,空氣是最最自由的物質狀態,而自由恰恰是我們最最匱乏的。 今天非常感謝辛灝年老師邀請我來參加我們光復大陸的工作會議。我很榮幸能夠在中華民國波瀾壯闊的復興運動中有機會貢獻自己一點微薄的力量,也很榮幸有機會向大家匯報這些年我們在大陸的工作進展。因爲時間有限,我就簡單回顧一下我親身經歷 的大陸民國派的成長: 我本人是2002年的正月在陪都的蔣公官邸云岫樓,他的書桌前正式立誓,并且開始從臺灣網站下載宣傳資料和在網上尋覓同道。那時候大陸網絡還很少談論民國話題,到2002年底我們才集結了五六個志趣相投的朋友,還包括兩個臺灣的。2003年有了轉機:上半年大紀元連載辛老師的《誰是新中國》,我們把安全的段落節選轉載到國内論壇上,從跟帖評論當中發現越來越多的持相同觀點者;下半年蔣夫人宋美齡逝世,悲慟之情,用共產黨的語言描述,一大群遺老遺少都跳出來了。我們迅速形成了一個以凱迪貓眼爲活動基地同時轉戰天涯等各大論壇的團體,天天跟毛粉打群架,我們罵他們毛粉,毛粉回敬我們叫果粉或蔣粉,我們說,我們跟你們不一樣,我們不是個人崇拜,就叫國粉吧,這就是國粉這個詞的來歷。 (2003年,除凱迪外,還有一個國粉聚集的戰史沙龍。戰史沙龍以軍史愛好者爲主,對有多少個兵這些細節都研究得一清二楚。可以說,凱迪偏重政治,戰史沙龍偏重軍史,「混跡」其中的國粉,後來也都合流了。) 才開始,我們介紹百年憲政追求、五五憲草、四六憲法的理論性系列文章幾乎沒有閲讀量,反倒招來五毛恥笑。於是我調整了戰略,將三民主義分階段解説,先花幾年時 間傳播阻力相對較小也最容易引起大眾情感共鳴的民族主義,也就是抗戰内戰等歷史 真相,以消解中共建政的合法性;再過渡到淪陷區與自由區民生的各種舉例對照,即民生主義;最後深入到阻力最大也是我們最終目標的民權方面的闡述,即民權主義。 2003–2004年,借臺灣大選之機,我們將民國題材的宣講推到第一個高潮。2005年連戰代表國民黨回大陸,從全國趕往南京的國粉把中山陵和總統府圍得水泄不通,翹首相盼。兩岸關係的緩和,給了我們一點在狹縫中生長的空間,2006年形成了還原抗戰史的第二個高潮,同時我們繼續通過論壇和MSN聊天軟件集結宣傳人才。2006下半年,原保釣愛國團體的一批熱血青年受這些宣傳的鼓舞以及來自臺灣的戴平山的示範,到街頭打出中華民國國旗,建立了一個命名爲『泛藍聯盟』的網站,公開成立組織,宣稱網站注冊用戶均是組織成員。雖然事實上大多數網站用戶對『組織』一事并不知情,還是引起了中共高度重視/恐懼,加之泛藍聯盟的骨幹積極參與人大競選和維權運動,在外媒頻繁亮相,沒過兩年便遭到殘酷鎮壓,相繼入獄。 2007年底,我受一個朋友的戶外運動 QQ 群的啓發,一次開設了上百個 QQ 群,設置了以思想成熟度或地區分類的級別,并建議群員如法複製滾動。通過群内的日常溝通, 我們得以更加高效地發現人才、調配資源、分工協作、凝聚人氣。 2009年,我們決意創建自有媒體,以便未來與官媒爭鋒。這一年,我們先後主辦了《民國史》、《理想國》、《漏網之語》、《果敢114》等網媒。我們甚至在理想國的虛擬空間模擬民國的五院制度來選舉各級版主。網站非常熱火非常受歡迎,開設不到1個月就有幾萬注冊會員,還不算不注冊的訪客。但很快就被黑客追擊,防火墻封殺,警察上門…… 堅持了將近一年以後不得不關閉。 受此教訓,我們領悟到沒有後臺的獨立媒體在國内難以存活,還是得藏身官方許可的主流媒體,借官家的地盤下自己的棋。2010年,我們開始轉戰新流行的社交媒體:新浪微博。2011 和 2012 年,我們在微博陣地取得長足的發展,藉助其社交功能,將觀念和主張從過往針對普通網民的發散性傳播進一步定向傳播到社會各界知名人士。這時候類似陳永苗(辛老師此前問到)這樣的一些人包括北洋派、聯省自治派、民盟後人、甚至機會主義者接觸到我們的觀念,也開始談民國,雖然大家一起將民國熱捧得更高,但此民國非彼民國,許多觀點還是大相徑庭的,而且因爲他們在國内和海外掌握的媒體資源都比我們這種不能不刻意低調的團體豐富,爲了避免混淆,我們從過去有意用調侃口氣來模糊身份的「國粉」正名爲口號明確的「民憲派」(取義「民國憲政」,同時亦可解爲「民主憲政」)。「民國憲政派」被定義爲一個思想流派,其定位是:以青年知識分子爲主體,立足思想界來總結和引領「民國熱」的其他領域,譬如出版界、影視界、文化界、藝術界、服裝界、建築界、教育界…等等。 到2014年,我們的影響已經如此之大,中共開始警覺和害怕。環球日報從去年雙十節起連續發文批判國粉。他們爲什麽害怕?首先他們很清楚,誰是他們的天敵,誰最有資格質疑他們的合法性?其次,和以往的民運宣傳不同,這次我們真正將傳播的觸角 深入到大衆,滲透到從知識分子到販夫走卒的各個階層,使一般對政治不感興趣的民衆也對中華民國產生良好印象甚至向往;我們真正掌握了青年,説服了青年。青少年信仰青天白日者的比例越來越多,而且不問出身,大多數并不是國軍和國府後人,而是出於理性的思考選擇了民國。所謂薪火相傳,火種不息,光復可期! 最後,我要再次感謝辛老師,如果沒有辛老師的《誰是新中國》一書高屋建瓴,振聾發聵,我們大陸民國熱未必可以走到今天這麽蓬勃的局面。甚至可以説,我們這一代年青人,從 70 后到 90 后到 2000 后,包括我在内,無不受到辛老師的啓蒙和感召!感謝辛老師和王炳章博士這樣的先行者!也要感謝在座的各位前輩和同仁,感謝你們一直不懈的努力。我很幸運,可以遇到這麽多志同道合的戰友,在光復民國的路上,讓我們齊心奮鬥,非達成國民革命之責任,絕不中止!   注:本版國粉發展簡史在現場演講的基礎上做了兩處修訂。一是補充了戰史沙龍這 個在還原民國史前期起過重要作用的板塊;二是根據泛藍元老的回憶,將誤傳的 2004 年改回爲 2006 年。這兩點,在 2 月 22 日講座后的提問中,也已經補充。   首發《縱覽中國》  

Continue reading …

新五四運動發言稿

雪笠 · 2014年5月4日 · 臺北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新五四運動的見證者,大家好! 我是雪笠,筆名空氣。我來自大陸,大陸生,大陸長。今天看到廣場上這麼多飄揚的國旗,我好激動 — 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在祖國的自由集會上發言。我不知道哪一天才能夠在大陸也看到這樣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沸騰局面!才可以這樣暢所欲言! 去年我來臺灣開會,作自我介紹的時候我提到我爺爺自民國38年被俘虜以後到去世,即便在最危險最艱難的時間,他的枕頭邊一直珍藏著一個鐵盒子,裡面是他軍帽的帽徽,國民黨黨員的黨證,和軍校的照片。會後一位美國華僑唐先生找到我跟我說,他的父親,也是一位被俘的國軍軍官,在大陸經歷了所有的磨難,臨死的時候,把家人召集到一起,只為了問他們一句話:我死以後,你們可不可以,在我的墳頭,畫一顆青天白日? 可惜,沒有人敢。 還有一位方老先生給我講過一個他親身經歷的故事。一九七十年代他在南京的政治犯監獄,遇到一位從東北轉來的浙江籍的國軍老軍官。一次監獄洗澡的時候他無意間瞥見老軍官不止瘦骨嶙峋,滿身無一處不是佈滿鞭痕,他頓生敬意。後來在監獄的日子,雖然很少機會說話,他們通過目光的交流結下一種情誼。方先生出獄的時候,老軍官悄悄塞給他一個煙斗作為臨別的贈物。他將這個煙斗同其他監獄紀念品收藏在一起,并沒有發現有什麼特別。直到二十多年後,大約是2006年,他拿出來把玩搽灰,陽光恰好照到了煙咀的裡面,他這才發現,那麼那麼小的煙咀裡面,竟然歪歪扭扭刻了一顆青天白日徽!他無法想像,那位老軍官,沒有微雕技術和設備,是用什麼樣的工具,怎樣躲過看守的監視,花了多少時日,才刻出這顆刻骨銘心的青天白日! 這樣的故事,我在大陸每講一次,聽的人哭一次。 我們為什麼感動?為什麼大陸十幾歲的中學生,二十幾歲的大學生,沒有經曆過鎮反,沒有經曆過文革,聽了這故事也會流淚,也會拍案奮起? 因為我們看到,我們的父輩,他們對信念的執著,至死不渝!我們有什麼理由退卻?我們有什麼藉口逃避? 我這次來台聽很多朋友說,臺灣的藍營不夠年青化,整個藍營彌漫一種失敗情緒,積極性不足。我不瞭解情況,但我猜想,應該是與理想迷失有關。 昨天我去了大溪謁陵。兩位蔣總統懸棺未葬,為什麼?為的是要激勵我們,實踐三民主義,光復大陸國土,復興民族文化,堅守民主陣容。為的是要激勵我們,矢勤矢勇,毋怠毋忽,非達成國民革命之責任,絕不中止! 今天大陸,崇敬蔣公的年青人數不勝數,就我個人的感受,不是個人崇拜,不是因為他有多英明多偉大多成功,而是因為他頑固!他堅持!他至死不放棄!! 為什麼今天臺灣藍營的現狀令人失望呢?因為,沒有重塑中華民國的理想追求了!一旦追求私利和權力超過了堅守原則和理想,一旦急功近利的盤算勝過了長遠經營的部署,人心怎能不垮呢? 有幸的是,我要向大家彙報,在大陸,民國復興運動早已方興未艾,越來越多的年青人和有識之士已經認識到:臺灣不僅僅是一個自由島,還是先輩心血所系之中華民國所在的地方;在臺灣的中華民國,就制度和文化而言,是大陸中國人的精神故鄉……我們相信重歸 1947 年的憲政之路是未來中國轉型最便捷也最切實可行的正途,我們主張繼承中華民國一百年來的制度和文化的積累,包括在臺灣六十多年的實踐和試錯的經驗;同時,先輩和傳統的威望更容易使我們形成共識和力量,更有利於平穩渡過未來大陸民主化的動盪期。我們堅信,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一定可以回到大陸! 我們沒有敗,民國38年沒有敗,民國60年沒有敗,民國93年也沒有敗!因為,青年人是我們的未來!而中華民國的認同、三民主義的理想已經在大陸年青人心中生根發芽!中華民國復興的力量在大陸民間愈來愈茁壯! 所以,我想請求臺灣的同胞們 — 先烈們的理想,我們在大陸都還沒有放棄!你們更不要放棄! 我請求你們,守住三民主義的底線,守住中華民國的底線!民族、民權、民生,缺一不可,絕不可割裂。任何“統一”都不能背離以民權自由、民族共和、民生富強的精神來統一,不能背離中華民國的憲法來統一。三民主義不能被機會主義割裂,這是和平統一絕不可讓步的前提。所以,要警惕、要堅韌不拔! 臺灣要更好,大陸要回歸正道,需要兩岸的青年多交流,多扶持。希望不止在官方,不止在高層;希望在民間、在社會。讓我們振作起來!重塑中華民國的理想!兩岸有志氣的兒女一起攜手來擔當!一起來建設一個既有民主,又有法治,既有自由,也有仁義的中華民國! 首發《國是評論》2014年6月號

Continue reading …

從文化民族主義上升到多元文化的政治民族主義

從文化民族主義上升到多元文化的政治民族主義 空氣/雪笠 2013.4.29 演講 (臺北)   這幾天听各個族群的兄弟講述他們在CCP治下的苦難和他們在抗爭中遭遇的種種困難,我有許多感觸的片段。正好楊大哥問我今天要不要講一點什麼,我就很倉促地把這些片段串起來,粗淺地談一下我對民族主義和民族和解的看法,然後提幾點我目前想得到的對具體工作的建議。 我前天已經簡單介紹過民國憲政派的主張。在支持走民國憲政道路的人群中,大多數乃三民主義者,主張从民族、民權、民生三個角度來建設國家。同時我認為,三民主義建設的具體內容不應該是停頓不前的,需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作相應的調整,尤其是民族主義,以前的確有不尊重其他族群的地方,必須更正和作出檢討。 1917年孫文寫到“漢族當犧牲其血統、歷史與夫自尊自大之名稱,而與滿、蒙、回、藏之人民相見以誠,合為一爐而治之,以成一中華民族之新主義,如美利堅之合黑白數十種之人民,而治成一世界之冠之美利堅民族主義。”我讀到這一段的時候,很贊賞——這思維蠻超前的,這不就是政治民族嗎?但是,1920年他又説“滿州既處日人勢力之下,蒙古向為俄人範圍,西藏亦幾成英國的囊中物,足見他們皆無自衛的能力,我們漢族應幫助他才是…… 兄弟現在想到一處調和的方法,即拿漢族來做個中心,使之同化於我,並且為其他民族加入我們組織建國的機會。仿美利堅民族的規模,將漢族儘管擴為中華民族,組成一個完全的單一民族國家,與美國同為東西半球二大民族主義的國家……故將來無論何種民族參加於我中國,務使盡化於我漢族”。這就顯得越俎代庖了。哪怕他出於善意,“同化於漢族”這句話恐怕除了漢族沒有哪個族群愛听。 這樣矛盾的闡述,也造成了中華民族的歧義。她有時候被用來指代境內所有民族,但更多時候被有意識或潛意識的大漢族主義者用來指代漢族或漢文化。她本應該成為一個新的政治民族的代稱的, 今天 — 尤其在CCP大量使用這個名詞以後 — 卻惹出各個族群甚至一部分大漢族主義者的反感。 在我看來,民族主義或可劃分為三個層次;一個是基於血統的種族民族主義,一個是基於文化認同的文化民族主義,一個是基於共和政治的政治民族主義。我一度以為我們中華文明圈一向秉持的文化民族主義較之歐洲十九世紀興起的種族民族主義是相當領先的;我現在仍然這麼認為,但我逐漸體會到文化民族主義的致命缺陷。 我們自古以來說的華夷之辨,是以華夏禮義為標準進行族群分辨。合於華夏禮俗者,不論種族,就都是華夏;不合者就是蠻夷,就是化外之民。這個態度,一方面是很開放的,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它認為“我”的文化才是最優秀的文化,“我”的精神氣質才是最優秀的氣質,這是不平等、不多元的,是以“本民族”為中心的。正因為此,它才會想當然地要去“同化”其他族群。也正因為此,“中華民族”這個概念的產生,作為“政治民族”她才只略略萌了一點點芽,就又被我們漢族的文化優越感OVERTAKEN了,又落入了“文化民族”的窠臼。 孫文之後,蔣中正為首的多數國民黨人解釋的民族主義要義有三: 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國際上各民族一律平等;濟弱扶傾。這相較“同化”有了些許進步,強調“平等”,並將平等觀列在了46年憲法的第一條。可惜,仍然忽視了“多元”。 今天這個時代,人員流動愈来愈便利,信息流通愈来愈順暢,各種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愈来愈頻繁和複雜化,各族群對其民族特徵的穩定性亦愈發焦慮。 以美國和歐洲為例,早期,各元文化在主流文化佔絕對優勢的前提下尚可和平共處;隨著時代的變遷,各族群要求凸顯自我的呼聲高漲,堅持用主流民族的文化“同化”其他族群的單一民族政策和建議政府不干預而令各文化自行熔為一體的“熔爐化”政策都遭遇了挑戰。這時候,提倡各族群保留自身文化、平等交流的多元文化主義也就應運而生;但不久,多元文化政策的實踐又遭受了許多困難和批評,特別是在與原教旨主義穆斯林文化衝突後,許多西方政府皆宣告其多元文化政策遭到失敗。 因此,我個人認為,有必要對多元文化主義做兩點引申: 各族群文化間平等的交流不應僅僅停留在互相尊重和互相寬容的階段,還應提升到互相理解和互相欣賞的階段; 各個族群可以也應當保留自己的文化特徵,同時也必須遵守作為現代社會核心的一些基本理念,如自由、民主、憲政、共和、公民社會、政教分離等。 這兩點,便是我要主張的,對三民主義中民族主義的修正和發展:政治民族主義。為避免歧義,我把它進一步闡釋為:在認同普世價值的前提下,包容並鼓勵多元文化的政治民族主義。再簡潔一點,即:在文化上多元,在政治上統一。 Weber 提出政治民族概念的時候是將其用於單一的德意志民族,但我相信他的邏輯同樣可以適用於多民族的集合。Weber 認為,現代政治的基本任務在於創造一種政治過程以使日益多元分散的社會利益仍能凝聚為整體的政治意志,否則會出現只有社會離心力而無政治向心力的危險局面;與此同時,現代經濟發展的基本趨勢是要把社會的所有人口都納入一個統一的交換經濟的過程之中,能夠適應如此“大眾經濟”的政治機制只能是“大眾民主”(MASS DEMOCRACY)。換言之,被納入一個統一經濟過程中的社會大眾必須同時能參與到一個統一的政治過程之中。而以最廣泛的政治參與來凝聚認同的民族,就是“政治民族”。 在我看來,政治民族主義既可用於單一民族國家,也可用於多民族國家。她強調的不再是民族情感,而是一種理性的選擇,也就是我前天講到的,基於利害考量和利益互補的政治共同體。 就我個人而言,統一或分離真的無所謂,國家不在大小,國民安樂就好,小國寡民也其樂陶陶。開個玩笑,如果民族自決可以無限止地推下去,我巴不得我一個人就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我自己總統兼總理,我走到哪裏都是外交禮遇……接下來,我的領土就要放到瘋人院去了哈……玩笑歸玩笑,政治家需要考量的因素要複雜得多。感情上,我完全能夠理解維吾爾朋友們說的:我們跟你們長得不一樣,文化宗教都不一樣,我們為什麼一定要同你們一起生活?我也完全能夠想像,在高原上與世無爭的藏人,我們漢人憑什麼要去打擾人家?但獨立與否,除了情理上應該不應該,法理上可以不可以,還有現實中可能不可能的問題,再進一步,還有划算不划算的問題。即便中共不在了,也會存在不少障礙,譬如,中國在近代史上吃了地緣政治的大虧,假設藏區、維吾爾地區、南/內蒙古地區、臺灣… 紛紛獨立,中國的地緣形勢勢必更加錯綜複雜,民主后的大陸政府一樣會有各種務實的擔心和考慮;再譬如,已經跨越幾代人的漢族移民問題、大多數民眾的民族觀和民族情感問題…… 民主政府未必有能力控制,民間的流血衝突或許在所難免。 另一方面,在農業社會,或許國家越小越幸福,反正鷄犬不相聞。但工業化社會需要大面積協作才能降低成本。尤其現在高速發展的信息化社會,經濟和政治愈來愈趨於一體化。上個世紀是民族獨立運動的世紀,而這個世紀,我相信是全球化運動的世紀。全球政府的出現、世界大同是大勢所趨。我們現在爭議“中國”的領土如何分割,以後“中國”都未必需要存在了。歐盟的一體化花了那麼大力氣,遇到那麼多問題,而我們,雖然是被動地被綁在一起,卻已經在許多方面完成了一體化,那又何必開倒車呢? 以上是我prefer 聯邦的原因,因為她不僅利於和平解決族群衝突,她也是邁向全球化的一步。 事實上,昨天藏人和南/內蒙古代表都已經表示鑑於現實的無奈而贊同中間道路和聯邦制。我想再強調的是:如果我們有機會成為一個聯邦,我希望這個聯邦不是出於威懾和脅迫,而是建築在認同與合作的基礎上;同時,基於我前面闡述的政治民族的理論,我建議,民族的和解、彼此的認同,需要吸引最廣泛的大眾的參與而不應僅限於異議人士和他們的周邊。 怎樣突破高壓管制和信息的過濾,使得ordinary Chinese 瞭解你們的真實訴求,獲得他們的同情和支持呢? 我先分析一下我接觸過的幾類人群的心理。 第一類是已經瞭解真相,理解並同情你們,但由於缺乏直接溝通,不知道怎樣才能提供幫助的。這一類相對好辦,我們要主動給他們一些coach,提供溝通和互助的渠道。 第二類也瞭解真相,但既不敢發聲也不敢行動,因為他們害怕一旦表態,就會被同胞劃歸為支持分裂的異類。因此,一定要盡最大可能透過各種媒介最大範圍地宣示和講解你們的真實訴求,是自治,不是獨立,不是分裂。 第三類人,也就是最ordinary 的people 了,他們跟異議人士沒有交集,也不大關心政治。他們看電視,他們不翻牆。但他們當中有一群中產階級值得注意—— 我認識許多熱愛旅遊和攝影的漢人朋友,他們对各個族群的文化都有相當的審美能力,譬如,他們膜拜藏區的風景、文化、超然生死的價值觀;他们為自焚的藏人唏噓,但他們也會惡意攻擊達賴喇嘛,因為他們認定了達賴喇嘛要將藏區從中國分裂出去。這些人,他們不是歧視或仇恨其他族群的種族主義者;他们是好人,非常善良的人,他們熱心社會公益,08年大地震的时候,好多人辭掉工作放下生意到震區做志願者,一去就是一年半載甚至更長。他們不愛藏區,不愛藏民嗎?他們太愛了。他們既愛西藏,也愛中國。正是因為愛,才捨不得。不是每個人都有愛她就放她自由的心胸。 對於這類人乃至大多數漢人,一旦確信你們不是要徹底獨立出去,他們絕不會為難你們;他們或許還不能夠理解你們,但他們很可能會同情你們。 怎樣讓他們瞭解呢?除了各種媒體和網路的傳播渠道,我建議, 一、你們的抗議,讓漢人的同情者一起參加,越多越好,能達到一比一、手挽手最好。標語和口號訴求要雙/多語,一定要有漢語。一定要寫明不會令觀眾誤解為“要求獨立”的具體訴求。一群藏人或維吾爾人或蒙古人在一起,可以被官媒誤導為是在要求獨立;當一群藏人/維吾爾人/蒙古人和差不多同樣數目的漢人團結在一起要求自由,還會有人相信他們是要搞分裂嗎? 二、在不觸動中共底線的公益層面——中共有援藏援疆幹部,我們民間也可以有啊,可以多搞一些跟政治關係不大的,環保啊支教啊勞工啊一類真正可以幫助到當地人民的項目,最好是由那些并不介入政治的熱心的志願者去主導,再通過他們將見聞散播到普通的漢民。這些項目的目的不是要給中共找麻煩,不是要跟他們挑戰,而是要建立民間互動互信的橋樑,這對包括中共在內的任何群體,都是有益無害的。 三、中共強制性的普及漢語引起了你們極大的反感。但我以為,語言是理解的基礎。你們要保持母語,同時也不需要拒絕漢語,這樣才可以讓更多漢人聽到你們的聲音。同時,我們也要鼓勵漢人學習你們的語言。我們每一個有志於民族和解的志願者都應該主動學習其他民族的語言。 四、重視藝術,如美術、音樂的感染力。李旺陽“被自殺”後,香港藝術家蔡芷筠將其吊在窗前的遺照重新描繪成一幅安詳美麗的圖畫,並附上解說:『但願你,其實只是站在窗邊,看看自由的風景』。這樣的作品——只要不是鐵石心腸——其衝擊力是不可限量的。我們是不是可以多一些藝術家來關心各族群的抗爭,多一些這樣感人至深的藝術作品? 五、成立各族群與漢人青年互動的論壇。維吾爾在線是一個不錯的嘗試。我甚至以為,不妨將有關各個族群的討論集合到一個網站,這樣豈不更顯得“團結”更顯得“不分裂”(笑)? 一開始肯定會對罵、吵得不可開交;會來很多腦殘,也會來許多故意攪局的;但這些辯論,只要我們不懼挑衅,堅持理性地展開,就會有越來越多的讀者開始思考,開始理解。 總而言之,從現在開始就要加強與普通漢民的溝通,唯有如此,他們才不致於被政權利用;不管未來我們是統一還是分開,我相信,獲得普通民眾的普遍理解,是避免民族仇恨和流血衝突的唯一之道。 最後一個建議,也是我憋了十多年還沒機會當面請問達賴尊者的問題,今天鄭重地請求藏族朋友們代我轉達: 我並非佛教徒,但我非常崇敬達賴尊者,不僅因為他精神感召的力量,還因為我非常欣賞他的哲學和政治見解——他是有超前思維的人,他不僅是尊者,還是智者。他在國際上的影響也是首屈一指的。而我們大陸的自由運動,一直缺少一位德高望重、人人信服的領袖,所以一盤散沙。因此,我想請藏族朋友們幫我問達賴尊者:Would his Holiness the Dalai Lama consider, not only to be the spiritual leader of the Tibetan people, but also, to be the leader of us all?  Would he consider,[…]

Continue reading …

在第八屆族群青年領袖研習營開幕式上的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的網名叫做空氣。為什麼取這個名字呢,因為我認為在所有物質所有狀態中,空氣是最最自由的,而自由恰恰是我們中國大陸最最匱乏的。  昨天是我第一次來到臺灣。毫不誇張地說,飛機落地那一刻我真的是感慨萬千。怎樣的感慨呢?我曾聽一位前輩講,人終其一生,最魂牽夢縈的無外乎兩處地方,一處是再也回不去的,一處是尚無緣去到的。民國 38 年,我爺爺是一名在役的國軍軍醫,作為技術人員要撤到臺灣,但種種原因被俘虜了……臺灣,也就成了一個他終於沒有去得了的地方。到我小時候,臺灣對於我,是鄧麗君,是鳳飛飛,是羅大佑;對於我爺爺,則是昏黃的電燈泡下他拼命要調出來的斷斷續續的電台廣播,是他藏在、珍藏在枕邊鐵盒裡的陸軍軍官軍校畢業證書、軍徽、黨證,是他未完成的夢想……而這最後一層,我直到 1989,萬-念-俱-灰以後才開始明白,我才開始思考臺灣對於大陸的意義所在,我才領悟到:臺灣不僅僅是一個島;在臺灣的中華民國,就制度而言,是我們所有大陸中國人都應該去卻沒有去得到的地方!是值得去的地方,是我們的精神故鄉……  我和我的許多,可以說越來越多、數以萬計的朋友…… 我們相信重歸1947 年的憲政之路 是未來中國轉型最便捷也最切實可行的方案。我們主張繼承中華民國一百年來的制度文明的積累,包括在臺灣六十多年的實踐和試錯的經驗。這顯然比從零開始學步要高效得多,成本也最小。  所以,我要特別感謝楊博士、公民力量組織了這次研習營,使得我有機會來臺北向大家學習,有機會同各個族群的朋友認識,很榮幸能夠在爭取自由的路上與你們同行!記得 Renan 說過,民族形成的兩大元素,一個是共同生活的記憶,一個是將這些記憶繼續維持下去的決心。我衷心地期望,我們可以通過這個為自由共同奮鬥的過程形成凝聚 —— 最後,我們很可能發現:我們不需要分家了,我們可以像剛才達賴尊者說的那樣“如兄弟姐妹般坐在一起”,我們可以來建設一個利益互補的政治共同體;我們不再僅僅是血統或文 化意義上的民族,我們可以成長為一個憲法框架下的成熟的政治民族!  謝謝。     空氣 2013 年 4 月 27 日 於 臺北 

Continue reading …